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预计2017年PPP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超万亿
预计2017年PPP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超万亿

"2017年底预计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达到4.2万亿,预计2017年PPP项目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4万亿元,如果考虑到PPP对相关产业链及消费的带动,其间接作用还要大得多。"
中国式PPP发展的大体路径:2015年是推广年,2016年是签约年,2017年将是落地开工年。经过漫长的前期准备和磨合,PPP可能从风动到幡动,对基建和经济带来更多的实质性贡献。我们测算2017年落地项目累计计划总投资额将达到4.2万亿,落地开工规模达到1.4万亿,贡献固定资本形成总额7700亿,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左右。
一、微观角度看PPP的效果
PPP的宏观意义不言而喻,但鉴于基建投融资的复杂性,难以获得经验上的支持,导致PPP诸多非议。本文首先暂不谈宏观,而是从微观寻找证据。对比PPP签约规模最大和最小的几个省份,基本可以看出PPP的效果。根据财政部项目库的签约项目数据,贵州、山东、云南、北京、河南位居前5位,天津、青海、上海、宁夏、广西位居后5位。剔除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我们对比一下剩余几个省份在推出PPP之后的投资情况。这里说的投资指的是基建投资,对数据缺乏的几个省份我们计算的是剔除房地产之后的其他投资,包括传统的基建、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他们都可能受益于PPP。
以2015年2季度国务院层面推动PPP为分界点,我们可以看到PPP签约较多省份的投资明显好于签约较少的省份。落地规模较大省份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均呈现上扬趋势,其中贵州省因基数较高相对平稳,落地规模靠后省份非房地产投资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值减去房地产投资累计值)同比增速稳中有降。山东、云南、河南的基建投资表现较好,2016年增速基本在30%以上,其中山东和云南2016年上半年增速一度超过40%。相比之下,PPP签约较少的几个省份投资明显较差。青海非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基本在10%左右低位徘徊,宁夏在2016年年初一度跌至5%,广西和江西则平稳下滑,非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由20%左右下降至13%左右。
二、2017年PPP落地规模预测
微观的证据表明PPP确实有作用,为何宏观层面对PPP的定位为效用尚浅?这就涉及到落地周期的问题。在施工和运营周期之前,PPP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准备期。在项目落地之前,PPP对经济增长并不会产生实质的影响。所谓落地,就是完成项目采购,进入执行阶段,执行阶段包括施工和运营。财政部项目库的上万个项目里,只有进入执行阶段才会对经济产生实质影响,本文所讨论的落地PPP也是这个概念。那么,2017究竟有多少项目我们可以落地?我们用三种方法来推算:
(一)线性外推法
最简单的是按照目前落地的速度外推,不考虑落地速度的变化。财政部从2016年开始公布月度的落地规模,2016年二、三季度PPP项目落地规模分别为0.55万亿和0.5万亿。按这个每季度5000亿的速度,2017年新增落地项目规模为2万亿,2017年末执行项目规模将达4.06万亿。
(二)政策倒推法
按照财政部的示范项目执行情况和财政部对示范项目的落地期限要求来预测。按照财政部规定,第一批示范项目(2014年9月开始)应于2016年底前完成采购;第二批示范项目(2015年4月)应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采购;第三批示范项目(2015年10月)原则上应于2017年9月底前完成采购。逾期未落地的项目将被移出PPP示范项目名单。截至2016年三季度,前两批示范项目共232个、总投资额7866亿元,其中落地项目128个、总投资额3456亿元;截至2016年10月末,第三批示范项目落地项目198个、总投资额3733亿元。根据财政部落地时间安排,在2017年,前两批示范项目剩余落地规模为4410亿,第三批示范项目剩余落地规模为7967亿元,因此三批示范项目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新增落地额将达1.3万亿(当然也存在示范项目最终落不了地被移出项目库的可能,但这个规模不会太大)。
假设最终示范项目落地1万亿,截至2016年9月末,项目库总落地项目946个,总投资额1.56万亿,则非示范项目落地规模与示范项目落地规模比例为1.3,到2017年9月非示范项目落地项目规模将达1.3万亿。则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一年期间,PPP项目总落地规模将达2.3万亿,假设2017年速度延顺下去,则2017年新增落地规模将在2.3万亿左右,比2016年的落地规模还要大。
(三)周期外推法
按照PPP总项目库平均13.5个月平均落地周期计算。根据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新增入库项目,计算2017年落地项目。根据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公布的2016年1-10月项目识别情况,测算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的总体入库项目识别情况,已识别项目规模为项目总规模减去识别阶段项目规模,则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新增识别项目规模为4.42万亿元,假设2016年已落地项目规模为2.06万亿元,则2017年新增落地项目规模将达2.36万亿。
综上所述,三种方法估算的2017年PPP新增落地规模分别为2万亿、2.3万亿、2.4万亿,平均在2.2万亿左右,对应的2017年底的落地项目总规模在4.2万亿左右。
三、投资总额不等于落地金额:PPP落地之后的投资周期
4.2万亿是一个总投资额的概念,但投资不是一年完成,这里还需要再根据建设周期分配对经济的拉动。关于建设周期没有通行的标准,但我们选取了市政工程、交通运输、水利建设、教育等10个行业案例,其中4个案例建设期2年,其余分别为1年、3年。从这个经验出发,我们做一个保守假设:PPP项目平均建设周期为3年。
案例1:市政工程行业——安庆市外环北路工程PPP项目
项目采用BOT模式,项目总期限13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期11年。
案例2:水利建设行业——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中心城区防洪及环城水系治理工程
项目投资规模39.3069亿元,期限17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期15年)。项目采用BOT模式进行运作。
案例3:教育行业——商州区高级中学建设PPP项目
项目总投资规模5.48亿元,期限12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项目采用BOT模式运作。
案例4:交通运输行业——山东省日照市奎山综合客运站及配套工程
项目总投资规模16.3386亿元,期限12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营期10年)。项目采用BOT模式运作。
案例5:交通运输行业——河南省开封市 G230 通武线开封至尉氏段改建工程 PPP 项目(开港大道)
项目投资规模19.4亿元,项目期限17年,其中建设期2年。运作模式为BOT。
案例6:能源行业——光山县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
光山县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总投资额3.5亿元,项目期限30年(其中建设期12月),采用BOT模式运作。
案例7: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行业——大理洱海环湖截污PPP项目
项目总投资额34.68亿元,项目期限30年(其中建设期3年),采用BOT+DBFO模式运作。
案例8:养老行业——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姚家峪生态养老中心PPP项目
项目总投资额19.25亿元,项目期限50年(第一期特许经营权为30年,其中建设期8年,运营期22年;第二期特许经营权为20年)。采用BOT模式运作。
案例9:医疗行业——丽水市人口健康信息化PPP项目
项目总体规模为1.41亿元,期限共11年,其中建设期3年,运营期8年。项目采用BOT模式运作。
案例10:文化行业——运河大剧院BOT项目
项目总投资额2.8亿元,建设期3年,特许运营期30年。按照建设-运营-移交的BOT模式运作。
四、从风动到幡动:PPP对2017年经济拉动力的测算
对于PPP对经济的作用,普遍观点为对基建的拉动力,但其实PPP拉动的不只是基建。截至2016年9月,PPP入库项目中属于基建项目的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和片区开发三者规模只占总规模的68%,其他项目很多计入了其他投资。我们不再单独计算PPP对基建投资的拉动,而是直接计算对整体经济的拉动。如前所述,2017年底预计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达到4.2万亿,假设PPP项目工程周期平均3年,则2017年开工的项目规模在1.4万亿左右。(这应该是一个比较保守的计算方法,一方面我们把建设周期假设为3年,另一方面一般第一年的投入会相对较大。)我们分几步估算对GDP的拉动作用。
第一步,计算PPP落地投资形成的固定资本形成额。根据历史经验,假设固定资本形成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例为55%,2017年PPP项目带动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4万亿元,则2017年PPP项目的固定资本形成额为7700亿(1.4万亿*55%)。
第二步,计算2016年(基期)的名义GDP。2015年名义GDP为67.67万亿,假设2016年实际GDP增长6.5%,则以2015年为不变价的2016年实际GDP为72.2万亿。按照名义和实际GDP的经验均值,2016年的名义GDP应该在73万亿左右,这就是我们要对比的基数。
第三步,计算PPP对2017年经济增速的直接拉动。用PPP实际带来的固定资本形成额除以2016年基期的名义GDP,结果为1.1个百分点。这个结果并不是说PPP可以让经济加快1.1个百分点,因为其中有很多项目是存量项目改由PPP模式来推进。但1.1个百分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PPP对2017年经济的重要程度。如果考虑到PPP对相关产业链及消费的带动,其间接作用还要大得多。
文|环球老虎财经民生宏观朱振鑫    作者:朱振鑫、杨晓
免责声明:
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部分文章转载前未联系到作者,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15-2016 上海谷根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37788号 技术支持:谷根资产
021-66600622